肠道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,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大约99%由肠道消化(另外1%左右的消化包括了口腔的机械性咀嚼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等),100%靠肠道吸收。所以肠道健康对于人体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,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用药习惯会损害肠道健康!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危害肠道健康的六个原因是什么!
1.滥用抗生素、消炎药。当感冒、咳嗽、拉肚子时,很多人会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药,殊不知这些药物在杀灭病菌时,也杀伤了肠道中的益生菌,使得肠道菌群失衡,影响肠道功能。
2.洗肠通便。临床发现,含大黄、番泻叶等成分的通便产品,长期服用会造成电解质紊乱、肠道炎症等,严重的可诱发结肠黑变等癌前病变和神经源性假性梗阻。
3.减肥不当。
4.食品污染。
5.饮食习惯。暴饮暴食、食无定时、高脂高热、煎炸烧烤等饮食习惯,亦会诱发肠道疾病。
6.不良生活习惯、精神压力大等因素。
补充益生菌 肠道更健康
在人体的肠道内,大约存活着100万亿个细菌。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,根据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,可以分成三种:有益菌、有害菌和中性菌。正如大多数人知道的,双歧杆菌、乳酸菌等都属于有益菌。而肠道菌群状况是随着年龄变化的。肠道中的有益菌多少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一个人健康状况的晴雨表。
每天服用益生菌来补充肠道的有益菌群,这样对胃肠道很有好处,能预防过敏性肠综合征、炎性肠综合征等,还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,增强肠道的抵抗力。抗生素用得太多也会造成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破坏,抑制有益菌群的生长,出现腹泻等。建议服用抗生素后服用益生菌,以补充肠道的有益菌群。
肠道问题关键在于“养”
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很多人做什么事都只求速度而不顾后果,在身体养护方面表现得最为典型,什么都求快求猛,有些人还无所不用其极:便秘就吃泻药,腹泻就用抗生素,减肥就去抽脂……其实这些都是破坏人体自然规律、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做法,最终反而得不偿失。
对于保持肠道健康的问题,还是建议要以养为主,毕竟预防的作用是胜过治疗的!